康養產業引導的鄉村規劃
以湖南長沙赤馬湖養老山莊為例,該養老山莊規劃設計了超過300個床位、15棟別墅,而目前的實際入住率僅有7%。由于在前期規劃階段缺乏對中長期運維成本和盈利模式等關鍵問題的考慮,導致項目運營失敗。
目前康養村的規劃和運維的主要模式有兩種:
一是以美國太陽城為代表的的企業規劃和運營項目;二是以日本金澤為代表的政府規劃和運營項目。盡管這兩種規劃運維模式都能起到促進城鄉資源雙向流動并緩解人口老齡化問題,但需要注意的是,以太陽城為代表的由企業規劃運營的康養村項目主要是為高收入的城市老人服務,無法為中低收入群體的老人提供服務。此外,該康養村的主要參與者為老人和服務人員,老人在其中主要扮演被服務的角色,無法以鄉村居民的身份參與到社區活動中,也就無法有效促進城鄉文化的雙向交流。以日本金澤為代表的由政府規劃運營的項目則在創造多樣性社區,促進老人的社會交往和為不同收入水平的老人提供康養服務等方面有明顯的優勢。日本金澤康養村規劃于2004年,主要分4個階段規劃實施:第一階段是市場營銷階段。政府向大型企業公司宣傳“鄉村永居”計劃,并展示鄉村所能提供的服務。第二階段是產品測試階段,政府聯合旅行社向城市老人提供長期度假套餐,作為老人探索和體驗養老目的村在住房、基礎設施(如醫院和文旅設施)和社區活動等方面的契機。第三階段移民安置階段。該階段的主要問題是缺少廉價、高品質的住房。為了減少鄉村建設用地擴張,政府推廣了“優質農村住房”政策,將鄉村閑置住宅以較低的價格出售給未來養老居民,并呼吁農村社區和鄉村老年移民共同參與舊房翻新、區域布局和公共空間管理。該政策既解決了農村閑置住宅的問題,又將城鄉居民聚集在一起,營造了良好的鄰里氛圍。雖然這種政府主導的開發模式沒有通過土地流轉來增加地方經濟的短期收入,甚至還需要政府投入初始資金以保證產業發展(日本金澤老年社區投入了約300萬人民幣),但是有利于康養村的長期發展。第四個階段為社區導入階段,為了促進城市老人融入鄉村生活,鄉村政府成立了“多居”工作組,該工作組在醫療和農業等方面為城市老人提供幫助,如開設小診所、開展廉價的旅游服務、允許城市老人經營家庭農場等。
綜上所述,康養村規劃首先需要以小流域為規劃設計的最小單元,修復鄉村自然生態系統和人文生態環境。然后需要開展以政府為主導的康養村規劃,該部分不僅包括鄉村的國土空間規劃還包括康養村產業發展規劃,且空間規劃需要結合產業發展的短、中、長期階段性目標來進行編制。最后需要政府建立相關組織,幫助城市老人融入全新的鄉村生活。
上一篇:如何做好產業園區頂層規劃設計
下一篇:鄉村產業振興的主要策略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