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ueiqc"></li>
  • 網站導航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東亞望京中心A座 401號樓5層

    郵編:100021

    電話: 13552913761

    當前位置:首頁  > 成長視點

    美國科研成果轉化法的影響

    來源:本站 發布日期:[2021-01-25] 發布者: 點擊次數:
            一、法案背景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前,美國和其他發達國家一樣面臨著科技成果(尤其是由政府投資的高校和科研院所產生的科研成果)轉化率低的問題。相關數據表明:到1980年,美國聯邦政府擁有2.8萬個由政府資助而產生的專利,而通過專利使用許可用于生產的數量僅占5%。作為重要科研力量的美國高校在1980年以前每年獲得的專利從未超過250項,從事科技成果轉化的學校則更少。

            傳統產業由于德國、日本等國的技術模仿,與美國的差距逐漸縮小;而在技術優勢突出的高新技術領域,由于科技成果轉化不順,美國沒有建立起來產業優勢。在這種背景下,提高科技成果轉化率被擺到更加顯著的位置。

            美國社會上下展開了廣泛的討論,逐漸形成共識,科技成果轉化率低的原因在于:

            1、科研成果主體缺乏界定。在傳統的體制下,大多數科研成果由美國聯邦政府投資,發明專利的所有者自然是全體納稅人,由聯邦政府代理,但是聯邦政府作為主體,辦事程序復雜、存在多重代理、激勵機制不明確,導致缺乏科研成果轉化的動力,導致科研成果轉化率低。

            2、大學和科研機構對于發明專利的價值和市場比較了解,有轉化的渠道,但是卻沒有知識產權,無法對該專利進行轉化。

            3、社會資本雖然看好專利的價值,但是在產權界定不清晰的情況下,不敢投資該科研發明成果。




            正是基于以上認識,美國從1980年起,逐步形成了以《專利與商標修正案》(也稱為《拜杜法案》)為核心的科技成果轉化法律體系。

            二、法案內容

            1、《拜杜法案》

            美國科技成果轉化法的核心是《拜杜法案》,而《拜杜法案》的核心是將以政府財政資金資助為主的知識產權歸屬于發明者所在的研究機構,要求這些機構加快科研成果轉化,鼓勵社會資金轉化這些科研成果,以促使科研成果的應用。該法案的主要內容包括:

            (1)規定聯邦政府投資產生的大學研究成果,其所有權可以歸大學,前提是大學履行起專利申請和將專利許可轉讓給企業界的義務;

            (2)允許大學擁有獨占性專利許可;

            (3)規定發明人有權參與專利許可收入分配,但未規定發明人具體應得份額;

            (4)規定大學應將技術轉移所得、全部專利許可所得用于教學和研究;

            (5)規定聯邦政府保留“介入權”,即大學如果不能通過專利許可方式使科研成果商業化,聯邦政府保留決定該項科研成果由誰來繼續商業化的權利,但政府的“介入權”僅此而已。

            2、其他法律

            《拜杜法案》通過之后,美國制定了一系列法案來完善和修訂《拜杜法案》,逐漸形成了科技成果轉化的法律體系。主要內容包括:

            同樣于1980年通過的《斯·懷法案》(Stevenson-Wydler Act of 1980)則解決了聯邦政府直屬的科研機構(如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的知識產權的所有權和開發權問題。

            《斯·懷法案》明確規定,聯邦研究機構必須主動與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大學和非營利性研究機構,以及私營企業合作,將其科研成果加以推廣和開發。法案中很重要的一項,是規定每個聯邦機構必須從其研究經費中拿出一部分(最初為0.5%,后改為“充分的費用”),用以進行技術轉讓。依據該法案,美國專門設立了一個隸屬于國家技術情報服務總署聯邦技術開發中心,從事科技成果轉化。

            1984年美國出臺了《拜杜法修正案》,允許聯邦實驗室自行決定其專利的對外許可,允許委托機構收取專利權使用費,并規定大企業與小企業一樣,可以獲得政府資金支持研究所產生專利的排他性許可,在一定限制范圍內,允許大學和非營利機構運行聯邦實驗室所有的發明權。

            1986年通過的《聯邦技術轉讓法》(Federal Technology Transfer Act of 1986,FTTA)修改了《斯·懷法案》,進一步規定了聯邦研究機構的科研人員應積極參與技術推廣和轉讓的工作,而且其轉讓技術的能力和成效也應作為科研人員業績評估的重要組成部分。

            1989年出臺了《國家競爭技術轉移法》,允許聯邦實驗室從事與大學和產業界的合作研究活動。隨后成立了國家技術轉移中心,由威靈耶穌大學運行(經費主要來自國家航空航天局、能源部和聯邦小企業管理局等政府部門),進一步促進聯邦政府資助的科研成果向產業界轉移。

            2011年9月16日,美國總統奧巴馬在弗吉尼亞州托馬斯杰弗遜科技高中簽署了對美國現行專利體制進行重大變革的《美國發明法案》,并宣布了一系列旨在促進科研成果轉化的政策措施。

            三、產生影響

            《拜杜法案》及其他法案一起,建立了完善的知識產權轉讓體系,對科技成果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第一,明確了專利的權屬。《拜杜法案》的一個重要原則即規定,“規定聯邦政府資助下產生的大學發明,其所有權可以歸大學”,這就明確了科研機構是專利成果的所有者,在這種情況下,科研機構加快了申請專利的步伐,相關統計表明:據已有的資料統計,美國高校專利授權量從1980年之前的每年不到250個上升到了2010年的4469件。

            第二,加快科技中介組織建立。該法案還規定加快科研成果轉化是大學及聯邦政府相關機構的一項重要職能,在這項法律的要求下,美國大學和政府機構紛紛建立促進科研成果轉化機構,將科研成果轉化作為科研工作的一項重要工作內容。在國家層面建立了著名的國家技術轉讓中心(NTTC)和聯邦實驗室技術轉移聯合體(FLC),負責將國家資助所產生的科研成果推向企業和社會;另外美國的許多高校根據法律的要求紛紛設立了咨詢公司、聯絡辦事處、大學專利公司、綜合服務機構等,負責科研成果轉化,其中2006年共有697項由大學技術許可開發的新產品投向市場,最著名的是麻省理工大學技術許可辦公室及斯坦福大學技術許可辦公室。

            第三,加快風險資本進入科研成果轉化領域。在專利申請及知識產權界定清楚的情況下,社會風險資本加快進入科技成果轉化領域,加快了科研成果的產業化進程。社會資本通過參與設立孵化器、創立科技中介組織、購買專利等形式促進科研成果轉化。




            第四,提高科技成果轉化率對美國高科技產業發展起到重要作用。根據美國大學技術經理協會(AUTM)統計,僅2012年,美國大學科研成果轉化產生的產品和服務銷售收入了超過1200億美元。從1996年到2010年,美國大學技術轉化產生的產品和服務對美國經濟的貢獻是3880億美元,并創造了超過300萬個就業機會。以大學科研成果轉化率提高為基礎,還促進了美國高科技產業的興起,例如八十年代后期興起的高科技產業互聯網、電子信息、節能環保、新能源、生物等產業,讓美國經濟一次又一次站在全球科技創新的前沿,提高科研成果轉化率對此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拜杜法案》的巨大成功,使得美國的科研成果轉化率遠遠高于其他國家,引起了其他發達國家的高度重視。歐洲、日本和中國都相繼效仿,通過了類似的法案。

             本文章歸成長方略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出處和相關鏈接,否則追究其法律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 国产亚洲欧美日韩俺去了| 亚洲欧美日本另类激情| 亚洲欧美日韩专区| 97久久精品人妻人人搡人人玩| 色天天综合久久久久综合片| 日韩大乳视频中文字幕| 放荡的女老板bd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网av| 亚洲欧美成人网| 20岁chinese魅男gay| 欧美大交乱xxxxxbbb| 女人疯狂喷水爽视频| 免费国产黄网站在线观看视频| 一区二区精品视频| 视频一区二区三区蜜桃麻豆| 日本性生活网站| 四虎影院成人在线观看俺也去色官网| 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 菠萝蜜视频在线播放| 欧美a欧美1级| 国产性生活大片|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久久| 44444色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一级高清免费a| 国产成人高清亚洲一区久久| 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老鸭窝毛片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精品内射视频免费观看 | 色噜噜噜噜亚洲第一| 最近中文字幕高清2019中文字幕 | 精品午夜福利1000在线观看| 日本不卡免费新一二三区| 四虎成人精品在永久在线观看|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水蜜桃免费视频| 国产真实乱子伦视频播放|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久| 4虎永免费最新永久免费地址| 日日夜夜操操操|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川人|